在昆明市,有这样一支农民工队伍,他们大都来自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地区,辗转于昆明的建筑工地,以体力劳动为生,被人们称为“施工游击队”。
 
 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,他们抓住机遇,在税务机关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公司,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成为超过5000人的“大军团”,为解决农民工就业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 
  初心:要让农民工过上好日子
 
  今年5月12日上午,在昆明市官渡区国税局会议室,国家税务总局“察实情办实事”税情调研活动纳税人座谈会在这里召开,一位纳税人代表的发言,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。
 
  “20多年前,我的父辈兄弟6人为了讨生活,从四川贫困山区来到云南,从泥瓦匠做起,逐渐成为具备一定规模的施工队。我们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来自云南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,文化程度普遍不高。如果队伍散了,他们和他们的家庭都将失去生活来源。所以当我得知施工队经营困难后,便义无反顾地来到云南,接替父亲管理起这个团队。”发言者正是这支“施工游击队”——昆明福坤劳务分包公司的“领头人”赖小红。
 
  这个毕业于重点大学英语专业、在深圳工作的白领,毅然转身成为每天跑工地、跟项目的“包工头”。“我对农民工兄弟有着深厚感情,有责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。”赖小红朴实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 
  成长:改革带来发展机遇
 
  2016年5月,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,建筑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进一步打通,这在促进建筑业及上下游产业融合的同时,却给赖小红的“施工游击队”带来了新问题。
 
  “你们是一般纳税人吗?”“你们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吗?”“工程外包给你们,可以提供专用发票抵扣吗?”……
 
  工程发包方的这些问题一下子难倒了赖小红。怎么办?问题不解决,施工队就接不到工程,就要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。
 
  思来想去,赖小红决定到国税局“取经”。昆明市五华区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杨兰仔细了解情况后,建议她注册成立公司,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。“这样不仅可以享受简易计税3%的征收率,还可以开具3%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发包企业,使他们能抵扣进项税额,降低税负。发包企业自然愿意把工程给你的施工队来做。”杨兰对赖小红说。
 
  一语惊醒梦中人,赖小红暗自盘算:这样,我们的队伍和其他建筑队相比就更有竞争力了。2016年11月14日,赖小红登记成立了昆明福坤劳务分包公司,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,并在税务机关的帮助下不断完善财务管理
 
  成立了公司的赖小红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有了更多主动权,加之诚信经营、规范管理,她的农民工团队赢得了许多发包企业的青睐,公司员工由几百人逐渐增加到5000余人。同时,员工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,2~4人工程小组月工资为1~2万元,9~10人工程小组月工资为3~4万元。有些员工进入公司不到两年,已经能在城里租房,生活条件大为改善。
 
  梦想:打造一个品牌企业
 
  “从一定意义上说,是营改增使我们从‘游击队’变成了‘正规军’。”尝到甜头的赖小红,对营改增改革满怀感激。随着公司规模一天天壮大,她开始思考公司长远发展的问题。
 
  “一流的企业靠文化,二流的企业定标准,三流的企业靠管人。”赖小红深深感到,以前那种单纯依靠人管人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公司了。她当机立断,决定用一到两年时间来立标准,通过常态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,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,为企业树立品牌。
 
  2017年初,福坤劳务分包公司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质量安全体系,并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。同时,要求各项目部每周开展业务培训,通过边培训边上岗方式培养农民工技术人才。
 
  赖小红动情地说:“我希望通过培训,让这些农民工兄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,以后即使福坤劳务消失了,他们也能自食其力、立足社会。我更希望福坤劳务成为一个品牌,提起这里的农民工,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。”
 
  谈及福坤劳务未来的发展,赖小红信心满满:“营改增给我们公司发展增添了不少底气。现在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度有了明显提升,工友们对公司也更有信任感和归属感了。我们要以解决2~3万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目标,继续努力,做大做强!”